镇江  [切换城市]  
用户名:密码:记住密码注册/帮助中心
镇江驾校网广告位
当前位置:驾校 >>> 资讯

镇江二次创业生动践行改革开放

  • 发布时间:2018-11-06 浏览量:1561次
  •  从“白手起家”到“二次创业”,镇江新区栉风沐雨,一代代开发区人在创业创新的热土上白手起家、执着耕耘,锻造了以“担当、实干、拼搏、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开发区精神。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镇江新区深刻把握中央、省、市委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继续高举“二次创业”大旗,以“四个新区”建设为总抓手,坚持开放创新,聚焦重大项目,聚力提质增效,奋力开启新区现代化建设新探索。

    镇江新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1998年由镇江经济开发区和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合并组建而成,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丁岗、大路、姚桥三镇和大港、丁卯两个街道,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13万。担负开发区20余万人民殷切的期望,新区深知“改革开放无止境”,着力破解产业结构重、资源配置散、创新要素聚集度不高和群众获得感不强等制约,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营商环境优化、开放格局构建、民生痛点破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栉风沐雨 产业兴区

    新区因港而生、依江而兴,上世纪末在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中,引入了奇美、金东两个百亿级龙头企业,带动形成化工、造纸等传统产业。近年来,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蓬勃发展,C919大飞机10%的关键部件来自“镇江新区制造”,“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使用了新区的合金材料。

    走过从无到有的创业历程,进入“十三五”,镇江新区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新区将改革开放融入开发区发展历程,进一步明晰产业方向,按照“一带一路一组团”(即滨江生态经济带、沿金港大道工业集聚区、科教经济组团)产业布局,做好实体经济“233”转型,即推动化工、造纸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做大做强,生命健康、信息技术、航天航空产业培育成长。同时,进一步精准实施产业扶持,集中力量支持新能源、航空航天、生命健康“1+2”产业,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壮大,航空航天、生命健康产业3-5年形成规模。

    目前,“233”产业体系已成为支撑开发区砥砺前行的底气和信心。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集结“全球化工50强”榜单企业5家,引领推动全区传统产业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攀升。航空航天产业园近年来发展迅猛,一条包括通用飞机整机、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飞机内饰设计、研发、生产基地以及通航运营基地的航空全产业链条初具雏形。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园高起点打造光伏储能两大产业链,目前已集聚了中节能、峰谷源等30余家专注于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的骨干企业,加上近几年新落户的力信锂动力电池项目、孚能科技动力电池项目,园区逐步形成了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光伏辅材为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和以储能材料、储能应用为特色的储能产业链。

    以开放创新的姿态拥抱每一次发展机遇,新区建有多个“国字号”高端载体。开放方面,2012年7月,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落户;2013年6月,海峡两岸新材料产业合作示范区揭牌;2014年11月,中意农业创新示范园落户;2015年2月,镇江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创新方面,2010年1月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十二五”累计创新投入50多亿元,建成各类创新创业载体220万平方米,研发投入占比2.7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5.7%。2017年出台《加速开放创新八项措施》,最高将给予5000万元的支持奖励。

    不破不立 勇立潮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镇江新区推进“四个新区”建设的深化之年。去年,镇江新区高举开放创新旗帜,启动“四个新区”建设,即聚焦生态,建设低碳清洁新区;聚焦产业,建设创新创业新区;聚焦效能,建设活力高效新区;聚焦民生,建设健康乐享新区。

    “四个新区”建设铺开了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大网,全区上下以开放的胸襟融入改革的浪潮。低碳清洁新区领衔的“四个新区”建设,表明了新区破题“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和智慧,引领新区以更大视野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强理性聚焦问题短板,以更新举措落实目标任务,找准“二次创业”新路径,干出“二次创业”新热潮,开创“二次创业”新局面。

    ??提升生态“纯度”,守护碧水蓝天。

    绿色增长才是高质量的增长,生态领先才是高效益的领先。以“三治三清”为抓手,镇江新区努力打好治气、治路、治水攻坚战,提升生态“纯度”。

    在治气上,去年初,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紧抓省市“263”专项行动契机,按“四个一批”要求,启动关停重污染化工企业行动,全年关停19家。创新引入PPP模式,与第三方大气专业治理机构合作,开展VOC监测,溯源追踪捕捉企业异味源和污染源。

    在治路上,去年4月,镇江新区推进全区环卫市场化运作,启动“一把笤帚扫到底、镇村环卫全覆盖”专项行动,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要求实行专业化保洁。重点攻坚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的环卫整治,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确保路面清洁不留死角。目前,专项行动涉及23个行政村,面积约475万平方米,惠及群众达13000多户。

    在治水上,镇江新区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截污纳管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水岸同治、全流域齐治、源头根治,国考断面和省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农村污水处理率达80%。

    ??提升创新“浓度”,站稳“第一方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以来,镇江新区聚焦重点产业,持续强化顶层设计,相继出台《镇江新区加速开放创新八项措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五条措施》和《镇江新区“聚焦三六?”创新发展计划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体系,着力加强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加速创新平台设立和引进等。

    在创新型企业培育上,镇江新区强化政策扶持,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和支持企业设立技术中心等。“三六?”方案提出,力争至2020年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企业数超过60个。

    在高端人才集聚上,镇江新区充分借力国家、省市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围绕“金山英才”“两大高地”人才计划,在梳理人才存量、做好需求结构性分析基础上,开展“菜单式引才”,优化人才服务配套,在项目资助、子女入学、企业贷款等领域提供更多支持,力争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新突破。今年,镇江市“金山英才”计划入选人才名单出炉,新区以29个项目入围数,总数连续3年全市第一。

    ??提升服务“力度”,护航开放创新。

    为充分发挥改革对开放创新的“强刺激、深刺激”,去年以来,镇江新区系统推进集成改革,聚焦行政审批、社会治理和生态安全三个重点领域,集聚服务要素供给、集约配置使用资源、集成各类改革经验,提高行政效率、服务效能和社会效益。目前,镇江新区已探索形成集成改革“四个一”创新模式,即一层全链管审批、一张网格全覆盖、一个平台总调度、一支队伍抓执法,走出一条可复制性强的集成改革之路。

    在行政审批上,“2332”审批改革探索集成改革示范样本。全面推行“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的审批模式。依法承担承接《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编制了全国第一张国家级开发区赋权清单,全市率先试行容缺预审代办制……一系列举措,展现了镇江新区在行政审批方面集成化、集约化的改革探索。

    此外,实施社会治理网格建设,实现“一张网格全覆盖”,将基层党建、综合执法、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十大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十网归一”。建成集成管理指挥中心,实现“一个平台总调度”,实现了对社会治理的全领域覆盖、全时段监控、全过程留痕和全方位考核。探索过程监管全新模式,实现“一支队伍抓执法”,将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6支执法力量进行整合,实现统一调度、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精准处置。

    ??提升民生“温度”,追求美好生活。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让群众共享新区经济发展成果,切实增强“获得感”,镇江新区努力办好让群众可观可感的民生实事,提升民生“温度”。

    为乡村振兴腾出发展空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镇江新区围绕“健康乐享新区”建设,以“7+2”行动为抓手推动建设美丽和谐村居,努力把老百姓家门口的事抓好,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7”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园、助老、医疗、停车、公交、活动、环境七件事;“2”即抓好政府分内的逐步扩大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的两件事。

    2018年创建8个村、12个社区;2019年剩余26个村和社区全面创成,按照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创建,让新区群众真正共享发展红利、共享美好生活。目前,今年的整治项目接近尾声。环境变美了,广场热闹了,生活更舒心了,“7+2”给新区百姓送去家门口的好日子。

交通法规
学车动态
驾驶常识
驾考秘籍
热门城市
关于我们|广告服务|付款方式|联系我们|意见反馈|加入收藏|免责声明|网站优化
© 2024 :镇江驾校   津ICP备2021006194号-2